解构现代化:温铁军演讲录
- 《解构现代化:温铁军演讲录》- 温铁军
- 出版时间: 2020-08-01 00:00:00
- ISBN: 9787520715485
- PC地址:https://weread.qq.com/web/reader/8fc32570813ab81bfg017f7e
“国仁文丛”(Green Thesis)总序
农业社会万年传承之内因,也在于“三位一体”:在于农民的生产与家庭生计合为一体,在于农村的多元化经济与自然界的多样性合为一体,在于农业的经济过程与动植物的自然过程合为一体。
⏱ 2024-12-31 18:46:52
中国近代史上最不堪的麻烦,就在于激进者们罔顾“三农”的正外部性,把城市资本追求现代化所积累的巨大“负外部性”代价向乡土中国倾倒!
⏱ 2024-12-31 18:49:23
从历史经验看,新中国在其追求“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道路上,已经发生了九次经济危机,凡是能动员广大农村分担危机成本的,就能实现危机“软着陆”,否则就只能在城市“硬着陆”。
⏱ 2025-01-01 02:01:20
第一章 全球化与世界法西斯主义
如果真正实现了全球经济市场化和一体化,市场的作用就当然会把最过剩的要素价格降到最低。于是,所有发展中国家的劳工价格与他们的生存条件都会同一化到最低程度。
⏱ 2025-01-01 02:09:20
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在资本全球化的同时,资本也把自然资源的价格压低,这样才能在资源资本化的进程中变成资本的增量收益。因为,资源价格压低之后产生的任何利益,亦即资源转化为资本的收益,大部分都是被大资本所占有的。在全世界发展中国家都普遍发生的大城市超前繁荣、传统农区却难免衰败的趋势,就是这个规律的作用使然。
⏱ 2025-01-01 02:10:21
二 谁反对全球化?
黄平对此做了评价,他指出:以国有企业名义、合资名义、外资名义垄断资源的少数新贵,实际上已经站到了跨国资本代理人的位置,已经不止是从前的买办。
⏱ 2025-01-01 02:13:04
中国既然接受资本经济,这种事情就只能按照保障资本收益的制度执行。因为全球化当然也是标准的、制度的全球化。1999年4月,克林顿和中国谈判的时候就明确讲,加入WTO意味着按照西方的制度改变中国。
⏱ 2025-01-01 02:14:21
在讨论所谓自由贸易的时候也有语境问题。比如很多人都问这样的问题:经济学不是讨论三要素(资本、土地、劳动力)吗,那么,中国的劳动力要素价格最低,为什么不允许自由贸易到美国去,平衡一下美国劳动力的高价格?中国土地要素稀缺,为什么不允许到美国去种地?西方人在发达国家这个语境中所谈的全球化,实际上仅仅意味着只有一个要素的全球化,就是资本。而单纯强调资本全球化的背后,是反对劳动力和土地要素的全球化;其唯一目的,就是保证大垄断资本的收益不断增加,它的收益只能从对资源的占有和对劳动力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剥夺上来。有了对语境的识别,才可能把问题讲清楚。
⏱ 2025-01-01 02:17:45
三 全球化与世界法西斯主义的复苏
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会出现全球瓜分资源的战争,是因为全球都在资源资本化。一旦发展中国家没有新的资源可供资本化了,将会出现真正的重大的全球性危机——不是经济全球化的资本流动危机,而是世界法西斯主义的复苏。
⏱ 2025-01-01 02:19:12
所以,一般讲全球化不错,是指商品的自由贸易那种全球化,是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期的概念;今天,21世纪的全球化,真正反对市场在诸要素自由流动条件下充当“看不见的手”的,其实不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通民众,而是在泡沫经济崩溃过程中,在连带发生的社会危机中,无路可走的大垄断资本[插图]。
⏱ 2025-01-01 02:25:27
那么,到底谁在反对资本流动?一方面是被压迫、被剥夺的发展中国家的民众;另一方面,是那些真正占有垄断地位的大资本,特别是美国、英国的大资本。因为,他们最担心资本流出
⏱ 2025-01-01 02:30:07
第二章 重复欧美经验?——无法复制的现代化
中国正处在最后一个体制转型期,只有金融资本市场尚未市场化。
⏱ 2025-01-01 02:31:40
在人口规模上和中国最可比的是南亚的印度,印度在2001年得到的外国投资不到中国的10%,尽管它早就殖民化、市场化了,但外国资本在那里很难有获利的机会,因为印度的资源已经全部被资本化了。而中国,因为有30年前毛泽东的时代,而20年的改革进程尚未完成,所以中国成为全世界经济增长最快、资源向资本转移收益最高的国家。也就是说,现在的外国投资和本土投资占有的,不是一般的制造业所产生的利润,很大程度上是资源向资本转化过程中增加的那部分收益。
⏱ 2025-01-01 02:34:12
中国经济最后的竞争,可能是国外资本和国内资本的竞争,当然也会发生在不同的外国资本之间。在今后的5~10年,国内的金融资本在最后的5年不开放期间,会利用它的垄断特权加速资源向资本转化的进程。如果这一过程会加快,则中国的金融资本会壮大,参与国际竞争,否则它的实力是有限的。
⏱ 2025-01-01 02:35:10
二 不可重复的西方现代化经验
金融的根本功能是中介,一方面是交换的中介,一方面是资源转化的中介,在大多数转轨国家这叫“货币深化”。我们把改革的这些计划经济国家的转型过程叫金融深化,或者叫货币化推进资本化。
⏱ 2025-01-01 02:42:01
当欧元足以威胁美元成为世界第一货币时,意味着什么?战争。
⏱ 2025-01-01 02:43:15
你说主流经济学根据美国经验得出的理论,对所有国家是适用的吗?那种理论背后的经验是可重复的吗?那种经验过程中所形成的制度是可采取的吗?绝对不是。
⏱ 2025-01-01 02:46:44
世界上除美国外,只有香港的GDP的增加值中80%来源于以金融为中心的服务贸易。
⏱ 2025-01-01 02:47:17
三 中国的出路:加强区域一体化
虽然现在全球资本化是个主流认同的大趋势,但人们真正看到的是全球“区域化”。那么到底相信资本全球化,还是相信已经出现的经济区域化进程?当人们鼓吹全球化时,主流其实就在告诉人们:完全放开你们的资本市场吧,让我这张绿色的纸可以自由地进入,自由地占有你们在资源向市场转化中增值的那部分收益。
⏱ 2025-01-01 02:52:05
第三章 不破不立:解构现代化
我说:“你在这短短几个月的考察中看到的东西确实是真实的,可我这十多年已经司空见惯了。我要问的是:你感动完了,书也写了,那以后呢,怎么办呢?”
⏱ 2025-01-01 11:06:33
二 反思:在调研中重新认识世界和中国
我们现在所追求的制度变革的目标,如市场化、自由化、民主化、全球化,这些国家都比中国走得远。那么,为什么在制度变革上走得远,经济上也比我们现在公布的数据好看,而社会的三大差别——收入差别、城乡差别、区域差别,亦即我们现在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却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观,某种程度上甚至社会矛盾更复杂、更尖锐呢?
⏱ 2025-01-01 11:48:15
四 溯源:西方现代化的真相
历史早就告诉我们,西方人实现的现代化,其实是一个长期殖民化的结果。
⏱ 2025-01-01 11:51:39
这个殖民化过程伴随着美洲土著和非洲上亿人口的大量死亡,以及资源环境的大规模破坏,这样就形成了工业化资本原始积累
⏱ 2025-01-01 11:59:03
年恩格斯在《英国的工人运动》中说过,英国工人之所以不强烈反抗,在于英国的殖民地能够大量向本土回流资本收益,被国民分享。
⏱ 2025-01-01 12:00:06
为什么社会科学不能被称为科学?主要就是因为社会科学不能试验。为什么只有试验得出的结果才是科学的呢?那就是因为,如果在给定的条件下沿着一条技术路线得到一个结果,这个结果应该可以被别人重复,这才是科学的。
⏱ 2025-01-01 17:52:07
五 强权政治:资本经济时代唯一不能替代货币的信用来源
当全世界放弃黄金本位后,货币发行的唯一基础——经济增长当然很重要,但不是绝对的,真正绝对的、可以说是唯一不能替代的货币信用来源,就是政治强权。如果美国没有超过其他国家多少倍的军事力量形成全球霸权,就不可能维持美元的硬通货地位。
⏱ 2025-01-01 19:44:20
六 从不怀疑“翻两番”
资本市场主要是一个把资源和资产通过“资本化”来产生增值的工具。
⏱ 2025-01-01 23:49:10
过去我们都是分房子,那时的房子是什么呢?是生活消费资源,连资产都不算。后来住房制度改革了,人们去买房子,房子就转变为资产。如果房子的建造和经营企业再进入股票市场,就是把房地产资本化。人们一旦想买房子,就得先得到多少万元的货币,比如10万元的房价,国家就得增加发行10万元货币。于是购买房子的开支就进入GDP了,亦即增发的10万元货币进入了GDP。如果房地产企业再进入股票市场,股民还得获得更多货币来参与交易,如果再创造出“衍生品”,那又得是多少货币被政府增发出来了?因此,在过去分房子的时代,房子虽然也事实上被人们消费着,却不表现为GDP增量;可是通过改革,从分配变成购买,再变成房地产业的资产进入股票市场,这个GDP增量可不就是翻着番地上去了吗?
⏱ 2025-01-01 23:49:51